新闻中心 分类>>

天博体育大行科工冲刺港股IPO:折叠自行车市场的黑马与机遇

2025-02-26 16:39: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户外运动兴起的浪潮下,折叠自行车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出行方式。近日,深圳的户外用品品牌大行科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标志着其意图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拓展。但是,大行科工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行业内巨头的挑战以及市场规模的天花板。

  身为创始人,83岁的韩德玮被誉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他在1973年获得的物理博士学位为他打开了创业的大门。在经历了激光研发的辉煌之后,韩德玮选择于1982年跨界到自行车行业,开启了大行科工的传奇故事。如今,公司已经在折叠自行车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3年零售量在中国和全球排名第一,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和3亿元,同比均有所增长。

  这种增长的背后,除了市场趋势的助推,更多的是大行科工在产品定位上的成功。公司以约2000元的平均售价定位中高端市场,并依靠其核心技术优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竞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大行科工的毛利率高达30%以上,相较于国内众多传统品牌如永久牌和凤凰牌,其盈利能力明显更强。

  然而,尽管市场环境看似一片大好,但大行科工依然面临着重要的挑战。折叠自行车在全球自行车市场的占比不足5%,市场规模仅有百亿元级,这让大行科工必须考虑更广泛的品类多元化,以确保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其招股书中提到,大行科工已经在拓展包括公路车、登山车等其他类型自行车产品,但迄今为止,折叠自行车仍是主营业务,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收入构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大行科工显示出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能力。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广大骑行者而言,折叠自行车在高强度运动和长途骑行方面的局限性,可能使其难以全面覆盖所有骑行场景。因此,公司未来是否能有效转型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将是决定其IPO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众多高端品牌逐渐开发出多种类别产品的情况下,大行科工如何在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的同时,突破细分赛道的局限,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无疑将是其IPO路上需认真思考的议题。虽然眼下的大行科工正在凭借其在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泰山地位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冲刺,但在未来的发展上,如何才能在更广阔的骑行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仍需深思熟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搜索